用45段“一次”的同题笔记和200多幅照片,导演文德斯记录下了他在旅行、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见闻。他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,镜头对准了阿尔卑斯山农庄小屋、折翼的飞机、废弃的汽车电影院、一棵猴面包树、澳大利亚的大独岩和维姆的狗伙伴。

《一次》序言

摄影是一种走入时间的动作, 从中撕扯出一些什么, 然后以另外一种持久的形式定格。人总以为, 从时间中抢来的这个瞬间存在于相机的前面。其实并非如此。摄影是一个有着两个方向的动作: 向前和向后。 对,也可以“向后”。这个比喻实在太不合适。

就如同一个猎人举起他的枪, 对着他面前的猎物瞄准扣动扳机, 当子弹射出枪膛, 强大的反作用力推人往后一样, 摄影者在按动快门的同时, 也会受到向后的一击, 作用在自己身上。每张照片都是一张双重影像: 既有被拍照的对象, 也有或多或少可以看见的 照片“后面”的“对象”: 在拍照瞬间的摄影者本人。每张照片后的这种“对应” 不是由镜头焦距决定的, 如同猎人不是被子弹击中, 而只是感受到反作用力一样。

什么是摄影的“反作用力” ? 如何才能从中感受到它, 如何在照片中体现自己? 是什么东西贯穿画面?

在德文中有一个非常贴切的词 描述这个意思, 是一个有着多重意义和理解的词: “EINSTELLUNG” 。指一个人心理上或是道义上的态度和观点。 也就是对一件事情做好准备然后领会它。“EINSTELLUNG” 在电影或摄影中也是一个术语: 指对照片和画面的安排, 还有, 摄影者拍照时对照相机和焦距光圈的校准。这并非巧合。同样一个单词既定义,拍照行为本身也指在这行为当中产生的图片。每张照片的“角度” 都反射出 拍照的摄影者本人的行为。猎人所受到的反作用力 就如同照片背后不同程度显现出的摄影者本人的肖像。 并不是他的面部轮廓被定格, 而是他的态度, 对他前面的对象。